找到相关内容123篇,用时6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布伦塔诺哲学与大乘佛教原理

    如来藏这一概念。如来藏即梵音tathāgata-garbha之音义合译。tathāgata,译义如来。如来即梵音Tathāgata汉字转写为多陀阿伽陀之译义,又译、得者、得真如成来者,佛陀十号之一。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曰:“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,故名如来”。[15]Garbha,译义子宫、婴儿、子孙、受胎、芽、胎、藏、胎藏、胎胞。所言如来藏即法身、报身、化身三身圆融之本体。《大乘入...

    许为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3152032.html
  •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

    诸法是动静兼而有之的。从生而俗有观察它,即是动;从灭与无来看它,即是静。即生即灭,即有即无,即极动而极静,即新新不住而法法不失。《肇论》中说:“放光云:法无来,无动转者。寻夫不动之作,岂释动以求静...原初的运动;住,便是与运动相对的静止。发是由静极而动,是即静之动,住是由动而静。三者互为因果,动静相待,由动而静,由静而动,动静无碍,即是不违性空的无常。同异门是论述运动诸缘的协调统一与差别的,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0452254.html
  • 当代台湾旅游文学中的僧侣记游:以圣严法师《寰游自传系列》为探讨

    下山时,遥观拉萨河的自然美景后,接著圣严法师立刻接著抒发一段议论感想:  云从水出,水化为云,……升降之间,谁在作主呢?山高水自流,不为什么;无心云出岫,如来。因缘如此,自然如此。这不正是诸佛菩萨的...不是喜极而泣,就是进入空灵状态,体验身心虚空,无来亦无,无动亦无静的情况,持续两柱香以上。圣严法师对他说“恭喜!”,并勉励他要继续好好修行(《英伦四部曲》)。  viii. 描述西方佛教界的各种...

    丁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3552292.html
  • 法性空慧学概论(2)

    等同虚空非缘,缘尚不可生,况非缘可生耶?以此果无从得有故,对果而说之彼缘,亦不可得;对缘所说非缘,自更不可得也。复次、先后不可得来品云:‘已去无有,未亦无,离已去未时亦无&...间的时!更借助于此彼而破先后时,尚有种种方式,:由“者”、“去处”、“法”而有,例观察“飞鸟向虚空&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252685.html
  • 晚唐诗僧的诗禅世界

    正是禅者心境努力的方向。又:  ……旧栽花地添黄竹,新陷盆池换白莲。  雪月未忘招远客,云山终待安禅。……(卷九)  这首诗中的&ldquo...rdquo;的象喻也是如此。:  近来焚谏草,深觅山居。(卷一〈寄王振拾遗〉)  尽应生白发,几个在青山。(卷一〈寄勉二三子〉)  无穷芳草色,何处故山青。(卷一〈送休师归长沙宁觐〉)  白有三江水,青...

    萧丽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552910.html
  • 试解《解深密经》的奥秘

    。譬如遍计所执相,这些都是不同、有差异的相。或者是适当的时间,叫一时。求戒律,大戒时闻,小戒时不闻。你有受戒律,在受大戒的时间时,你可以听到讲戒律的法(出家戒法),你可以听;你在受小戒时(在家菩萨...菩提,故称明行足。   善逝(sugata),世尊衪如来、,要走时轻易善逝,衪可以自在的来去于虚空之间,圣人称善逝,是善逝于涅盘之境。我们一般人要痛若、生病而死,我们要求得好死不容易,衪们很自在。...

    张玄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153537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

    智境业果相属。真谛者。谓即于此都无所得。说第一义。非智之所行。何况文字。乃至无业无业果。是诸圣种性。是故此般若波罗蜜中说不住布施。一切法无相。不可取不可说。生法无我无所得。无能证无成就。无来无等。...。无我想安住常性名曰众生。诸蕴无常相续流转。无有一法是安住性故。无众生想。有经说。汝今剎那亦生亦老亦死故无命想。诸蕴循环受诸异趣名为取者。是中无人能取诸趣。舍于现蕴而受后蕴。故衣而着新衣。然依俗...

    德施菩萨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857594.html
  • 弥陀净土法门之探究——依三经一论说

    否定其它的修行法门,只是根据时教相应特别强调称名念佛法门而已。就象他在《安乐集》卷上所讲:  又若圣近,即前者修定修定慧是其正学,后者是兼。圣已远,则后者称名是正,前者是兼。何意然者?寔由众生圣...。无作无起观法化。远离麁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。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。(自利利他)弃国捐王绝财色。自行六波罗蜜。教人令行。(自度度他)无央数劫积功累德。随其生处在意所欲。无量宝藏自然发应。教化安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81057758.html
  • 金元之际诗僧性英事迹考略

    兴逸,妙能天成,岂长沙率尔而颠、字字圆转之意邪?然古人得意处非一,乖就合,意居笔先,乘其调利,例多高风绝尘,不止藉步兵作气而能夺三军之帅也。[34]  除了书法,性英对墨法也相当精通,王恽《玉堂佳话...)、王(王若虚)、麻(麻革)诸人之诗,必为之探源委,发凡例,解络脉,审音节,辨清浊,权轻重。片善不掩,微颣必指。老吏断狱,文峻网密,丝毫不相贷。衲僧得正法眼,征诘开示,几于截断众流。[10]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4558611.html
  • 中华道学与佛学之经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源头与根本

    门关着进不,为什么?因为有眼界。例如:从北京到广州坐在家里不了,为什么?因为在距离上有眼界,有意识界。又人:见到别人家里有好事,心生嫉妒;见到他人发家致富,就得了红眼病。他不是思如何勤劳致富,...理,何须真与觉。  再曰:空而不空何须悟,观与不观均自在,天人相合循环理,  觉与不觉真亦真。  再曰:本性直悟通天路,大道如来是自然。  故曰:大道不动,如来………  此即是教外别传,释佛...

    冯智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4559184.html